進階研究
儲存區設定
在逐漸穩定下來後,基地需要有至少三片儲存區:倉庫,冷庫和廚房。這時候就要利用儲存篩選裡的優先級來提高效率。
當殖民者搬一個物品時,如果有兩個儲存區都可以接納這種物品,殖民者會選擇優先級高的那一個。甚至殖民者會把低優先區域的物品搬動到高優先區域。
因此,我們設定優先級時遵循一個原則:大而混雜,優先級低,小而專精,優先級越高。比如:
垃圾區,優先級設為較低,只放人類屍體和動物屍體,允許變質。
倉庫,優先級設為普通,除塊堆外所有東西都能放,不允許變質。
冷庫,優先級設為優先,放置食物和動物屍體,不允許變質。
如果想提高廚房效率的話,還可以在廚房設定兩個儲存區,一個放肉一個放素,優先級設為重要。這樣,負責搬運的殖民者會搬運原材料,廚師不用去冷庫拿東西,節省了廚師的時間。
同理,建設牆壁時,可以設定一個高優先的磚塊儲存區,這樣建設和運材料就能同步進行。
廚房布置
一般來說,廚房是單獨的一個房間,裡面放置屠宰台和爐灶。這樣的廚房,廚師需要從冷庫取原料,做好食物後再放回冷庫。其他人也要去冷庫取食物吃。這樣效率就會很低,而且頻繁進出冷庫會使冷庫溫度升高。
一種改進的布局,是將廚房和餐廳合二為一。這樣的好處是節省空間,而且食物做好後可以扔在地上,殖民者就不用去冷庫取食物了。代價則是餐廳美觀度降低,做好的食物易腐壞。
第二種是把屠宰台和爐灶放在冷庫裡。廚師從手邊就能拿到原料,做好的食物也可以放心地扔在地上,不用擔心腐壞問題。雖然低溫會降低工作效率,但是廚師不用跑來跑去了,綜合來看還是划算的。
第三種做法,是廚房仍為單獨房間,但是用空調降溫至
種植
該種多少?
開始遊戲之後,種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水稻收獲之前:
一開始給的包裝食品只夠吃
玉米收獲之前:
種玉米比水稻花費的時間少,所以在保證食物夠吃的情況下,盡快平穩過度到玉米。
玉米收獲之後:
此時糧食供給已經穩定。按人數增加種植面積即可。
三人情況下,為了避免饑荒,需要:
首先種
或者 種兩輪
如果是全年生長,種植區大小建議:
普通土地,每個殖民者理論
肥沃土地,每個殖民者理論
如果在非全年生長的地圖,就需要貯糧度過冬天。假如生長期是
種植區寧大勿小,因為很多因素都會導致產量下降,像氣溫變化,日蝕,動物偷吃,收獲失敗等等。但也不宜過大,否則殖民者會忙於務農,而且糧食會占用寶貴的冷庫空間。
除了糧食之外,我們應該規劃一小片棉花和草藥的種植區,等殖民者有閒時開始播種。
該種什麽?
遊戲中共有
生長周期
水稻
產量
乾草
肥力敏感度:
土豆
腐爛時間
玉米
草莓
根據以上資料不難得出一些結論:
水稻適合遊戲第一輪種植,目的是快速收獲,避免包裝食品吃完後殖民者挨餓
玉米適合一般條件下的種植,因為它產量最高,保存時間長
土豆適合貧瘠土地的種植
草莓唯一的優勢是不需烹調;雖然售價高,但是草莓容易腐爛,作為經濟作物的價值還不如玉米。另外,種植
乾草產量多,但是隻能給動物吃,在溫帶森林放牧是更好的選擇。
水栽培應該優先種水稻。水稻的肥力敏感度為
作物說明裡的 “成長時間” 並不是實際成熟的時間。真正的時間需要考慮植物休息等因素,大約是標稱時間的
邊緣世界新手攻略教學指南就給大家分享到這,希望此篇指南能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遊戲,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遊戲愉快。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