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龐克遊戲中新家困難難度不用童工怎麼通關?有玩家0死亡無童工不越界通關,大家是不是好奇是怎麼做到的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下「落羽神戀曲」提供的冰封龐克困難難度新家0死亡無童工不越界通關圖文攻略,一起看下吧。
開局第一天,一窮二白,點應急加班。

第二天淩晨5點,第一天白天留5個工程師造工作站,其它挖東西去.10挖鋼,15煤,其它鐵,這裡用了唯一一次不會死人的24小時加班,後面一加就死…
夜裡補了2個採集站和一個伐木,伐木是第一天研究的,位置放得不好是因為沒木造路了,為了省時間強行放下,有375木。

第三天淩晨5點,第二天白天直接放氣球速度救人,第二天晚上所有人都好好睡了一覺..6點幹活,夜裡放了夥房和一個新的工作站。

第4天清晨6點,上一天晚上發完圖之後,發現位置不對,重新放了一下,把做飯放上面了,其實也不對,吃飯的距離太遠,馬上要調整,第4天清晨6點多完成能源節點,馬上就-40了,沒節點的冷死..

第5天,其實是重開了,快速採集沒升,直接加熱器和節點.其它一模一樣,建築的位置換了一下.把獵人小屋和主房區放一起擠擠,後面再拆吧.合理利用煤能。
目前法典順序:應急班次-延時班次-湯-決鬥場-維持生命.因為沒24小時加班,沒死人,所以不用點墓園,幼兒園等資源多一點再說..反正是不會用童工的.
目前食物很緊張,因為不24小時加班,科研相當的慢,獵人加5食物的科技還沒點。

第5天,發現冬日之家全滅…
這裡可以點政策了,而且這個是使法典CD瞬間清0的,在這裡我剛剛點了醫療給飯吃+50%。
第6天8點,建築出了決鬥,多補了幾個圈內的房子,出了一個了望塔,右邊補採集小屋和第二個伐木,這裡可能有點問題,我現在科研走的是冰牆鑽機,跟這個伐木有點衝突了,不過也沒關係,不24小時加班,可以很好的利用每天晚上的時候建房子。
因為一直玩信仰,這次決定走秩序.走秩序出巡邏隊似乎必死一人,影響倫敦幫趨勢主要是希望,不滿是沒關係的.所以要往這個方向走.優先加希望,最後三個法典不能點,一點就越界。
生病是因為前一晚忘了開過載,小破布頂不住40度的.

第8天,左邊出第二片房區,上方鋼廠讓機器人去搞定,同時準備補挖煤機了,採煤什麼的不存在的,科研吃緊,低級沒用,下面的伐木拆了,5環讓出來,同時3本在研究,並且直奔機器人,緩解人口問題,外面探撿隊快走到特斯拉了。


第9天,馬上到特斯拉,這個和熊洞一樣需要存檔,因為要0死亡,所以必須的..除了劇情殺,其它全救了。
與第8天相比沒什麼變化,上方的煤區開始工作,並且一個還太少了,在補第二個。
機器人坐鋼廠了,科研我最後想想還是先探險隊-蒸汽鋼廠-工廠,因為現在鋼也不足以造機器人,60%效率的機器人理論上隻比14小時加班的工廠強了一點點,5%左右。


第10天,特斯拉的核心已經開始運了,第二個目標是鋼的運輸,馬上也要過去了。
家裡方面:洗腦中心已出,這個是不會越界的,監獄不知道會不會,但我不點,效忠,武力什麼的肯定是越界的。

第11天,遊戲裡面第一個死人出現了..劇情殺,詩人活膩了自殺….必須要造墓地了..

然後燒了他的詩,加不滿沒關係,希望不要減.
第11天.沒什麼特別的,科研走完了機器人,因為鐵缺,所以只好升了一級熱量,是的在升2級熱量,開局到現在第一次升,因為1級是可以頂40度的。

第13天,慢慢的佈局,點了幼兒園加希望,忘了墓園了,希望不要瘟疫…上方多補了幾個採集站。

第15天.開始研究工程機器人,這個研究完,就可以讓機器人研究了,主要是不用浪費掉每天10小時.科技馬上就要起飛了。
同時,探險隊也差不多探完全圖了,倫敦幫慢慢感化,還有9個人,困難難度似乎是不能提前完成的,會一直留最後一個人直接結束。
要救南X博士系列營地的人,需要3個探險隊+科技升級,否則時間上非常緊張,有可能就來不及了。
家裡機器人慢慢代替掉工人,同時也要準備好接收難民了,也就是說要出醫務所了.這個要核心,新家的核心是不會缺的。

第17天,機器人研究已放3個,加工頭暴力得一B,基本是在渡假了,現在就是食物,煤等資源控制好存儲,醫院,4環內全房子之類的小問題了。

第19天,在補各種科技,倫敦幫還剩一個人死活不走了.只能等時間到了,前幾天有個失誤,前哨站的移動速度沒升,可能損失了2個左右核心。

第21天,倫敦幫最後一人果然是劇情消除的,人沒死就是加入了我們,然後馬上就是難民潮了,提前做好醫院,目前做了兩個,肯定不夠,大約需要5個左右.
空中獵人小屋普及..就是減人數一直到現在還沒升級,然後家裡的房子開始換別墅。

第23天,已救第一波難民,30個傷.無壓力.第二波馬上就到,家裡一共13個空中獵人小屋,感覺是夠了.工作站8個,等過會拆一些,3個挖煤礦估計是不夠的,可能還要補些,能量塔已經升到頂了,現在可以佈局一下節點的位置。

第25天,三波難民接受完畢,一個沒死,重新排了下節點的位置,這個位置關係到消耗多少煤,大風暴開始預警了,南邊的N個點要開始搶著收,有一些人,也有物資什麼的,很容易就漏了。

第26天,準備物資,科技繼續補,順便把樹轉煤也點了,以防萬一,外圍3個探險隊在搶收快被暴風雪冰住的幾個地點。

第27天,家裡補燒炭….已經是非常妥妥的了,後面的暴風雪還沒到.我把鋼先撤回來了,核心先拿著。
第30天,所有準備已經完成,科技除了部份沒卵用的,其它全完成,兒童全部有位置,希望剛剛掉了點,工廠已賣.11個大醫院,現在把整個地圖小醫院放滿。






第32天,等死.

第34天,墓地唯一死的家夥就是那個寫詩自殺的,無加班死的,巡邏必死一人也可以通過不抓人避開.


第36天,
-120了,拆了燒炭,再補點小醫院,可以看到,每天才153的煤消耗.今天要拆一個機器人,然後多出一個核心在過載100%的時候頂一下。剩下的機器人也不再挖煤了,準備代替醫院。

第38天,
-150度,滿城都是絕望,但是醫院特別給力,每天可以治好近200人.當然了,前幾天是這個樣子的,現在只能靠大的醫務所治療了,不過有什麼關係呢.馬上就通了。












最終人數:390,除了一個不可控的劇情殺,詩人自殺,這個是沒辦法解決的.
其它的:
不24小時加班不會觸發加班死一個,巡邏站不追回食物就不會死一個,120度,救回了一個小蘿莉,,這樣一共就是690人,加上機器人就是700多個了。
冰封龐克困難難度新家0死亡無童工不越界通關圖文攻略為大家分享到此,想體驗不用童工的朋友們快去體驗下吧。
來源:遊俠網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