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文明介紹
這種文化深諳戰馬在秩序與戰鬥中的用處,希泰人還會尋覓能決定未來成王與敗寇的寶貴礦石。
希泰人居住於現今土耳其地區的安納托利亞高原,該文明對古代近東的歷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這片大地坐落著數個帝國,數千年以來,它們彼此爭奪著領地,希泰人在此打造出了強大且繁榮的城邦,甚至讓他們有能力挑戰埃及人與亞述人在近東地區的霸主地位。
歷史
希泰人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間居住在安納托利亞中部,在這樣一個以閃米特語族爲主導的地區上,希泰人以自身的印歐語系而獨樹一幟。
在這片地區中,他們享有著馬匹、銅礦和鐵礦石資源,並借此使得自己的力量得以壯大。
安納托利亞以及卡帕多西亞領土於公元前1650年前後,在哈圖西裡一世的統治時期得以統一。
該王國之後以首都哈圖沙(Ḫattuša)作爲中心,並取名於哈提(Hatti)地。
在大約公元前1350年,伴隨蘇庇路裡烏瑪一世征服了北敘利亞的城市與地區、幼發拉底河上遊河段、地中海東部沿海地區、西裡西亞以及愛奧尼亞,該帝國的疆域面積達到了頂峰。
在其鼎盛時期,於穆瓦塔裡的統治下,帝國撞上了拉美西斯二世擴張疆土的野心。
緊接著,在這樣兩個強大國度間便爆發了一場傳奇戰役:卡迭石(Qadeš)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埃及方面出動了25000名步兵、50輛戰車對戰來自希泰軍隊的近30000名步兵、3500輛戰車以及9000名騎手。
這兩支軍隊的單位組成充分描述了他們在戰馬馴養方面的技術。
你知道嗎?
最後是哪方拿下了卡迭石戰役的勝利至今仍不得而知。
各方消息(來源主要是埃及方面)稱該戰役的結果是由拉美西斯二世奪下了輝煌的勝利,儘管戰役之後希泰人出現在兩國富有爭議的領土上的次數似乎增加了。
於公元前1280年簽訂的和平條約爲戰事畫上了句號,同時,這份條約也是迄今爲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國際和平條約。
本質特性-軍國主義者
鋼鐵後備軍:軍國主義者文化可以在自己任意擁有足夠人口的城市中征召民兵軍隊。
枕戈待旦:軍國主義者文化的基礎戰爭支援度數值會得到提升,使其更容易開展戰爭。
傳承特性-嗜戰
戰鬥力+1
象征性單位-西古爾
這種戰車爲赫梯人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優勢,不過在他們紀律森嚴的軍隊組織中,只有貴族才能夠乘上這種戰車作戰。
公元前兩千年,戰車(西古爾)在近東得到了更爲普遍的使用。
戰車賦予軍隊的明顯優勢,使其很快在戰場上變得不可或缺。
幾個世紀以來,從事設計工作的衆多工匠對其結構進行了重大改進。
順便說一句,最早的輻條輪被發現於赫梯安納托利亞的中部。
它們取代了戰車上的實心輪,大大減輕了結構重量,同時改善了操控性。
哈提的君主們曾利用王國的衆多馬匹以及馴馬方面的知識製造了大量的戰車。
但是,赫梯軍隊森嚴的等級制度,意味著只有王國的貴族才可以使用戰車作戰。
屬性:戰鬥力23、移動點數6、攻擊範圍1
詳細訊息:【重騎兵】快速強力的騎乘單位,可對敵人發起衝鋒,對非鄰近敵人發動攻擊時,獲得戰鬥力加成,無法攀爬防禦工事;【壓制】目標單位無法在下一回合移動,並且其戰鬥力遭受減益。
花費:1人口、180工業
解鎖者:輪子
象征性區域-阿瓦利
希泰人使用特殊的建築技術來建造阿瓦利前哨站,以適應有利地形並取得戰略優勢。
赫梯人定居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上,形成了一個由小城鎮和阿瓦利(一種加固哨所)構成的網路。
他們利用該地區的多山地形,發展出一種特別有效的防禦性建築風格。大多數赫梯人的城市結構都十分堅固,不論規模大小。
這些城市都建在高原或山上,遵循精確的規劃和布局。它們被一條由兩組平行牆壁(以碎石和石塊堆砌)築成的防線拱衛著。
這些牆壁的底部和地基都是用大塊石頭建造,支撐著上方木梁和泥磚的結構。
最有可能遭受外部攻擊的地方在城牆下設有通道,便於迅速擊退圍城的敵軍。
花費:80+(20*區域^1.15)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