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文明介紹
羅馬人是優秀的工程師和士兵,他們將強有力的法律與穩固的制度相結合,打造出一種經久不衰的社會體系,憑借此體系將領地上衆多行省統一在一起。
羅馬據稱成立於公元前753年。這座城市傳說是由羅慕路斯,或一群特洛伊流亡者在邁錫尼人摧毀其城市後建造的。
羅馬是拉齊奧中部的主導城邦,其統治覆蓋整個意大利半島,以及後來的整個地中海世界。
歷史
羅馬城曾是君主國的心臟,然後在公元前509至27年成爲了共和國,最後成爲了帝國,直到公元四世紀。
每個政體都重釋、發展和延續了一個傳統和政治制度的共同體。這個共同框架的核心彰顯著一種自由積極的公民形象,這種形象借由一系列宗教和公衆活動內化於城市生活。
公元前272年,羅馬共和國控制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264至146年間和迦太基的戰爭是該城在歷史上的轉折點:羅馬在地中海無可匹敵,建立了第一個在意大利以外的省。
然而,自那時起,在西班牙、非洲、希臘、埃及和高盧的勝利運動永久破壞了共和製的穩定。
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政治動蕩和內戰之後,屋大維成爲了最後的羅馬執政官,標誌著共和的終結。
在他以奧古斯都之名登基後,羅馬的所有省份都改受皇帝統治。
羅馬帝國將在公元二世紀初圖拉真皇帝的統治下達到最大規模,從英格蘭延伸到約旦,從亞美尼亞延伸到摩洛哥,在北部以多瑙河和萊茵河爲疆界,下轄約6000萬人。
你知道嗎?
從儒略·愷撒的養子和繼承人奧古斯都開始, “凱撒(Caesar)” 成爲了每位羅馬皇帝的稱號。
此稱號後來被賦予了拜占庭皇帝,然後一直在西方被使用直至20世紀,並變形爲俄羅斯的沙皇(Tsar)和德國等國的皇帝(Kaiser)。
本質特性-擴張主義者
天下大同:擴張主義者文化可以花費一定成本,使用軍隊強行吞並一處被其它帝國前哨站或行政中心占領的領土;如果這一行動完成,受害一方將獲得一個針對擴張主義者文化的不滿。
野心滿滿:無論雙方處於何種外交關係,擴張主義者文化的軍隊都可以直接跨越邊境,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或阻擋。不過,擅自闖入的不滿還是會照常出現。
傳承特性-軍團翹楚
每支軍隊的可用單位槽數+1、軍隊軍隊維持費用-30%
象征性單位-羅馬禁衛軍
起初作爲羅馬將軍的私人衛隊,禁衛軍從一支強大的近戰單位進化成了一支政治力量。
在羅馬共和國,禁衛軍是負責在軍事行動中保護將軍的部隊。
在公元前1世紀的內戰期間,軍隊服役的時間越來越長,使得該部隊一直延續存在,進入奧古斯都統治時期後,於公元27年成爲永備部隊。
這支部隊由5000人組成,分爲九個軍團。他們受皇帝直接指揮,並享有重要的特權:更優良的裝備,更優厚的薪水,更短的服役期,而且通常在服役結束時享有免稅的土地。
他們駐紮在羅馬,是那裡唯一允許攜帶武器的公民。他們參與了關於羅馬帝國繼承權的陰謀事件,在其中起到了決定作用。
屬性:戰鬥力30、移動點數4、攻擊範圍1
詳細訊息:【近戰單位】近距離作戰單位;【戰術優勢】只要友方單位與目標相鄰,就能進行後方攻擊,不論位置。
花費:1人口、180工業
解鎖者:王權
象征性區域-凱旋門
紀念羅馬人已經贏得和終將贏得的戰爭。
凱旋門是羅馬民事和軍事建築的一座標誌性豐碑。它的經典形式是兩根石柱,由一條石拱連接。
在一場戰爭後,或是爲了慶祝重大的軍事勝利,羅馬城門和廣場的入口處便建起了拱門。
在羅馬,拱門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和宗教意義。軍隊在戰鬥後會穿過這些拱門,以淨化自己身上的殺氣。
這種淨化過程將使士兵們恢複和平時期的公民角色。最初的拱門隨之與凱旋儀式關聯了起來。
在重大對敵勝利後舉辦的這種凱旋遊行,同時具有軍事和宗教意義。因此,拱門變成了凱旋儀式的紀念碑,並以石柱、銘文和獲勝將軍的雕像作爲裝飾。
效果:影響力+3、安定度+3、對勝利城市影響力+5、對勝利城市安定度+10
花費:80+(20*區域^1.15)工業
未完待續